◎無關動物的、你的心情,皆可在此發表。
◎ 請注意,禁止刊登”違反發條版理念”的言論。
◎上傳圖片語轉載文章,需注意版權問題。非本人所寫之文章,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已授權。



  搜尋本區留言
 

 

回個人隨筆討論區
| 1 |
文章主題:你幸福嗎? 發表日期:2006/04/06 15:47:46
作者: 牛爸 IP140.119.*.*
回應 3 篇 | 點閱 7841 次  

最近聽到一些統計數字,不由得想跳出來囉唆一下。
數字一:台灣去年的自殺死亡人口2400(百以下忘了……)人

數字二:台灣人感覺幸福的平均需求,每人要擁有588萬元以上。

OK所以第一項統計,代表台灣平均每天有6~7個人把自己解決掉。

至於第二項數據,我就不知道它的取樣標準何在?

到底是調查自覺幸福的人,有多少財產呢? 還是隨機抽樣,讓一些渴望擁有大把鈔票,才能感到幸福的人,也參與漫天喊價之後的平均值?

我不知道是那一樣。不過我聽到588這個數字的時候,最初的反應是驚訝,繼而一想,也不感到意外,只是有些搖頭。

拿這個問題自問的話,我想我只要夠錢買貓食,貓砂,在貓咪也有健保之前,有筆準備金約10萬上下,能給貓看病,及其它應急之備,就很幸福了啊(沒有也不會不幸)。

接下來,就開始囉唆。

由於我身在台灣,對世界其他地方的感受並不深刻,以下所談不超過台灣這個社會的範圍。

專家學者都說,現在台灣自殺率高,是因為身邊的人不夠關心注意,因為通常自殺者付諸行動之前,會向親近的人吐露,若多留心,應該有機會阻止。

並不能說他們說的不對啦,不過我總覺有些頭痛醫頭,腳痛醫角腳的感覺。

也就是假設,大家都很聽專家學者的話,都很關心注意身邊的人之後,相信自殺率確實會變低唷,不過想自殺的人,大概還是一樣多吧?

問題在,為甚麼會有那麼多人想自殺呀?

我講一句任人譽謗的話,台灣社會現在內蘊的精神文化,根本就是變態到了極點

如果一定要找個追究的對像,害死那些自殺者的,不是別人,就正是他們身邊的親人、好友。

多數人從小起被教育,似乎身為人,就必需爭取好成績,將來是好學校,好工作,好收入,好伴侶,好伴侶的好家勢背景,好房子,好車子,好小孩──然後是好小孩要唸好學校…… 呃!循環了 ……姑且稱之為一種資源回收吧(recycle) 笑~

好像一個法律外的標準,大家的眼睛彼此盯著看,上一代盯著下一代,下一代再盯著更下一代看。

如果你成左漲b這個沒有明文規定,法律以外的體制內,活的幸福,那恭喜你了,因為你通過考驗,完全成為一個沒有自我的人──徹底依靠別人的眼光及掌聲而得到存在的意義。

雖然是句玩笑的反話,不過我覺得,這正是台灣自殺率高的原因,因為活的沒有自我,要感受生命存在的意義跟價值就困難。

可是一個社會結構,一定是底層的人遠多於頂層的呀,如果生存的目標,一定不能甘於處於底層,非得把自己變成一個賺錢機器,或鄉愿機器人的話;那肯定不會幸福啊,別說還在底層的不幸福,就算給你爬上頂層,你還更怕樹大招風,被人取代,高處落下那更不幸咧!

有一個現象倒是可以舉例,去年台灣的大學錄取率高達九成,也就是說4年之後,台灣將滿街都是大學生,好,就算4年後真的把台灣的基層工作,都交給外勞做,那資金都流到外國,台灣不會窮嗎?還是得承認很多學生包括家長,被學店利用了呢?將來活的好不好,真的跟學歷有那麼大關係嗎?

多花四年的時間,繳那麼多學費,出來面對一樣的競爭力?我不能理解,但卻可以看到社會的恐懼,現在好像你不去堆砌這些裝備,人生就會被淘汰掉一樣,假如生命的意義,已經只剩下因為害怕被淘汰而掙扎著的話,想放棄就變的很容易可以理解,不是嗎?

接下來說個人的幸福小秘決。

首先,要對自己很誠實,因為身邊周遭會充斥著一大堆泛道德成就標準眼光的人在看你,或對你說大道理,要不被影響很難。

但是如果逼迫自己去相信了那些鬼話,陷入自欺欺人,自我膨脹,或自責自賤之類惡性循環的情緒中,就無可救藥了。

花一段時間去看清自己真正喜歡甚麼,想過甚麼日子,而不是靠別人的肯定與否來取決自己的生命態度。

在想法上,凡是非得有錢才能過的日子,或非得對父母公婆子女怎樣怎樣才能過的日子,就該警覺到自己又陷入窠臼。

倒不是要棄家庭而不顧的意思,而是要先把自己調整好,要學習先放下。換句話說,放不下包袱的人,也提不起其他的負擔,不是嗎?自己過的不快樂,又怎麼能期待拿自己這套價值觀,教育出快樂的下一代?

所以真心想改變,先要學會放下舊有的思維,甚至習慣,否則改不了的。

講白一點就是,假如你窮,你能不能讓自己營造一個窮但是快樂的家庭,先立足在這之上,若能多賺,也很好,但並不是窮就沒辦法感覺幸福吧?

說真的,貧或富的感覺,只不過是跟周遭環境比較出來的罷了,相信在台灣最窮的窮人,還是比非洲某些人寬裕的多哩。

看過新聞上幾個只因為卡爆或繳不出房貸而自殺的案例,讓我覺得若不是那些非洲人早該全體自殺殆盡,就是這些台灣人也太不知足了。

由奢入儉,就真這麼難嗎?到竟以自決的方式來展現,似乎也該警覺到現今社會眼光下所彼此強化堆砌出的壓力,到底有多麼變態了.。

很多老祖先歌頌過的孝行倫理,或是它谷W就等故事,在當時也就是鼓勵人朝這方向努力的用意。換個角度看,就因為大多數人做不到,才會被歌頌嘛,可是到如今,好像變的你不去做,就成了敗類般的,甚至背離了人性,往往家人親友彼此互相盯著對方看,其實骨子裡誰也沒真心,弄得人人偽善,大家裝場面,又何必呢?就算非得包裝,好歹要對自己很誠實,就不至於浪費太多的生命,只為了別人的眼光。

再來,要把自己常記掛於心,不愉快的事,檢討出正面的意義,這樣才能讓不愉快的經歷變的有意義。

不過不要檢討別人,因為檢討別人,並不會讓自己成長。比方說,被人騙了錢或感情,去深怨那個人怎樣混蛋,這樣不會快樂吧?

我常覺得,已經被傷害的一方,還要不斷拿回憶再來自傷的人,實在很不值。但如果把這樣的經驗,學到往後更懂得不被騙,不就有更多機會真正快樂嗎?

但自我檢討完全不等於自責,有些人或酗]不是檢討別人,但會深深自責。我總覺得,過度自責的人給我兩個感覺:

第一,這樣的人自視過高,好像他是特別的優秀,因此怎麼可以發生錯誤呢?ok 這類人我們不管他,讓他去痛苦好了,誰讓他眼高於頂的~嘻嘻~

第二,過度的自責,感覺上也好像透著不願意面對的味道,拿著自責當盾牌,或釦O人也不好再說甚麼,不過,那終究是為別人眼光而活的人生,無關自己的幸福。

其實人一直是在錯誤中成長的,並不會有人為了3歲尿過床自責到現在吧?為甚麼?因為成長了呀,不會再尿床了呀。

那麼18歲第一次談戀愛,下場不愉快,如果從中學到了些甚麼,那也就不枉啦,或者到了40歲才第一次被人騙了一大筆錢,又如何?只要確實從這些經歷中得到成長,應該就不會一直停留在負面的感受中。

每個人的經歷,時間點都不太一樣,別人怎麼看,怎麼說,不重要,重點在能把自己所經歷過的事,找到正面的意義,人就會越來越趨近於快樂。

只要單純的檢討自己就很好,既不需要檢討別人,也不需要自責,檢討了,該自我調整,就調整,調整後若是還不對,就再檢討。

如果覺得這樣很累,真心或暫時不想成長時,至少要甘願自己會在某個領域必然存在某些不愉快。而不是自己不願意成長,發生了不愉快又在那邊不甘願.。

如果能保持這樣的態度,人會進步的很快,也越來越不容易痛苦。

最後,要學把問題簡單化。

先說,簡單既不等於單純,也不等於容易。在面對一件事的時候,或釣き‵傰ぞ齱A想法也很複雜,但要去找簡單的方式來處理。

不過當然啦,前面的放下還學不會的人,是不可能學簡單化的。這個也要顧,那個也要顧,要是顧的好,也不會活不愉快了啦。

可以先全放下,然後再按對自己內心真正誠實的原則,排出順序來一一提起。目前提不起的就放下,才會清楚,也簡單的多。

當然,很多情況下難免遭人非議。不過比起那些動張嘴的外人,跟自己的人生比起來,熟重熟輕,應該不難嘛。

人一天都是24小時,總統跟大老闆,也不是一天有48小時,他們能處理的事情多,只是因為他們會用簡單的方式處理及取捨問題。假如你把一個問題以太複雜的方式面對,那其他的地方就勢必沒時間心力顧好,久而久之就甚麼都做不好。

倒不如當下有所取捨,簡單化,即使遭到非議,但好歹你有多餘的心力跟空間去做你真心想做的事啊。

話說回來,其實很多人賤得很。多半等你在自己的領域裡,走出一塊小天地的時候,你周邊那些八卦的人,也就不會再拿著泛社會的標準給你壓力了。


那就囉唆到這裡

我這篇文章 看不爽的人 想要口誅筆伐 請便 我不打算抗辯

覺得尚有可取之處 想要轉貼的人 也請便 我不會拿著作權找你麻煩 不過你不可以聲稱是自己的作品 否則我還是有可能找你麻煩

到此 打完收工
文章主題:RE:你幸福嗎? 發表日期:2006/04/06 21:55:50
作者: non IP218.170.*.*
很欣賞你寫得論點,應該投稿,讓更多人看到。
文章主題:RE:你幸福嗎? 發表日期:2006/04/08 13:20:45
作者: 牛爸 E-mailu0101060@nccu.edu.tw IP140.119.*.*
呵呵,如果有人不嫌麻煩順手轉貼我就心滿意足了說~~^_^
文章主題:RE:你幸福嗎? 發表日期:2006/04/09 22:27:25
作者: non IP218.170.*.*
借標題講話。

家裡狗生病,老了,常掛病號是宿命,很擔心。

朋友的小孩因飆車過世,挺感慨的,台灣的新希望呢,卻因
為意外而喪生,太不值了。

總結:這個週末,唉..................
回個人隨筆討論區
上一則: 隨手亂寫~舒發心情
下一則: 當當有錢人的感覺
| 1 |


Copyright (c) 2002 www.lalacat.net All Rights Reserved.
著作所有-發條鳥森林地圖 / 發條鳥電子報歡迎整篇轉寄
除領養公告可供轉寄轉貼;其他所有文章、圖片不得擷取部分內容私自轉寄或刊登